IEA:未来十年可再生能源贸易额将“增长三倍”,供应必须“具有弹性”

到2035年,全球清洁能源技术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美元,接近目前全球原油市场的规模。与此同时,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全球供应链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扩张。
国际能源署《能源技术展望2024》(ETP-24)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未来十年,全球太阳能光伏、风能、电池储能系统(BESS)、电动汽车、电解槽和热泵市场规模将增长近两倍。
ETP-24报告称,这种趋势将持续到2035年。根据现行政策,到2035年,中国清洁能源出口额将超过3400亿美元,大致相当于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2024年的石油出口收入。与石油市场相比,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如此高的增长水平,体现了国际能源署对全球清洁能源行业增长“速度”的预期。
运输问题
国际能源署表示,太阳能电池组件和电池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国际贸易比化石燃料运输效率高得多。
报告称:“一艘装满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大型集装箱船一次航行所产生的电力,相当于50多艘大型液化天然气(LNG)油轮上的天然气发电量,或100艘大型船舶上的煤炭发电量。”
这主要是因为太阳能模块可以安装并连续多年产生可靠的能源,而不是像石油或天然气那样被消耗掉。
如今,约有一半的清洁能源技术海上贸易要经过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马六甲海峡。报告称,这一比例“明显”高于约20%的海上化石燃料运输量,而这些运输量要经过位于阿曼湾和波斯湾之间的霍尔木兹海峡。
国际能源署的报告称:“对海上咽喉要道的依赖对供应链的弹性构成了风险,值得监测,特别是因为每吨清洁技术货物的平均价值是每吨化石燃料货物平均价值的十倍以上。 ”
光伏技术 此前曾报道过胡塞武装袭击的潜在影响 来自也门的红海船只可能会对国际太阳能供应造成影响。
“紧张与权衡”
随着全球贸易对日益依赖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能源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的集中式供应以及对少数几条航线的过度依赖可能会带来供应和安全问题。国际能源署执行主任法提赫·比罗尔表示,清洁能源市场和政策面临着在经济实惠且及时的部署与安全供应链之间“紧张和权衡”的局面。
为了应对供应链不安全和中国企业的市场主导地位,包括印度和美国在内的国家实施了贸易壁垒和关税,试图刺激国内制造业投资。
印度的基本关税 (BCD) 和核准型号及制造商清单 (ALMM) 立法对太阳能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并限制了获准进入大部分市场的供应商。2022-23 年,印度经历了严重的组件供应短缺,因为国内生产的激励措施不足以抵消对进口供应的限制。2023 年, 政府不得不暂停 ALMM,以使该国更接近实现其太阳能部署目标。
美国近期启动了第二轮反倾销和反补贴(AD/CVD)关税调查,试图对从东南亚进口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征收关税,此举显然是为了支持美国国内制造业对抗“不公平”竞争。
两国近期都经历了制造业的大幅扩张,尤其是太阳能光伏产业,但对于这一扩张是受到贸易保护措施还是两国政府实施的强劲激励措施的推动,人们存在分歧。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曾表示,计划提高关税以取代所得税,这是他主要以保护主义为主的政策提案的一部分。他此前曾表示:“关税是一个美丽的词。”
比罗尔表示:“尽管各国有机会让其公民享受到清洁能源转型带来的好处,但《2024年能源转型计划》仍需要全球视角与合作,以制定能够确保普遍繁荣、有助于实现国际能源和气候目标的产业和贸易战略。”
发表评论